【中藥材資源】寧強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自古素有“天然藥庫”之說,縣內分布有杜仲、銀杏、厚樸、淫羊藿、玉竹、黃連、細辛、百合、黃精、天麻、山茱萸、葛、金銀花等常用大宗藥材資源200余種;分布有陜西省重點藥材資源青牛膽、獨角蓮、白及、白頭翁、薄荷、蒼術、烏頭、川山龍、杠板歸、華鉤藤、枸骨、卷柏、連翹、赤芝、木通、南五味子、前胡、青葙子、三棵針、瓜蔞、七葉樹、天南星、通脫木、辛夷、徐長卿、續斷、芫花、七葉鬼燈檠等150余種;分布有陜西特色藥材資源蛇足石杉、陰地蕨、假百合、野鴉椿、大血藤、馬兜鈴、菱葉紅景天等60余種;分布有珍稀瀕危藥材獨花蘭、重樓、珠子參、馬牙七、獨蒜蘭、扇脈杓蘭、開口箭、紅豆杉、三尖杉、鐵筷子、斑葉蘭、杜鵑蘭、吊石苣苔、旋蒴苣苔、珊瑚苣苔等50余種。2023年度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15600公頃,其中特色優勢品種天麻、淫羊藿、銀杏采葉園11533.33余公頃,杜仲、華細辛、五味子、重樓等其它藥材4066.67公頃。2022年《地理標志產品、寧強華細辛》漢中市地方標準獲批發布。2024年漢中市地方標準《淫羊藿種苗繁育技術規程》《淫羊藿栽培技術規程》《淫羊藿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獲批發布。
寧強天麻寧強縣是漢中天麻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天麻種植資源豐富,有天麻菌材林11.2萬公頃,儲蓄量371萬立方米,適合種植生態天麻的林地33333公頃以上,可確保天麻輪換種植持續發展。自1976年“天麻之父”徐錦堂教授成立寧強天麻研究所,寧強天麻人工種植已有四十余年的歷史。作為中國天麻野生變家栽發祥地,寧強縣深入挖掘“中國天麻發祥地”的歷史文化,打造寧強天麻區域公共品牌,2016-2020年間,寧強縣連續三次成功舉辦全國天麻大會和寧強天麻貿易洽談會;2019年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成立天麻專家工作站;2020年寧強“羌烏品牌”獲得天麻有機認證;2021年,“寧強天麻”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認證,并被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全省道地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022年,“寧強天麻”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被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遴選為天麻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寧強天麻品質享譽全國,2023年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成功注冊“寧強天麻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寧強天麻己成為寧強縣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做出很大的貢融。2023年,寧強天麻種植面積4萬畝,鮮天麻產量6萬噸,占漢中地區的60%以上,全縣有天麻兩菌生產企業25家、種植企業115家、加工企業56家、經銷商219家,配置有烘干、切片、破壁、保鮮等精深加工設備,開發了以天麻為原料的中成藥和保健藥品8種和以天麻粉、天麻片、天麻酒、天麻面條等為主的天麻系列產品,形成了集天麻研發、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寧強淫羊藿寧強縣林地資源豐富,氣候十分適宜淫羊藿的生長,淫羊藿林下生態種植逐漸規模化。2016年起,為保護野生淫羊藿資源,寧強縣開展淫羊藿種質資源保護與品種選育,利用林下坡地發展良種生態種植,建成淫羊藿“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寧強淫羊藿藥材品質突出,經檢測,寧強淫羊藿的總黃酮苷含量平均高達13%左右,遠高于2020版藥典標準。國內淫羊藿研究的權威專家、中國醫學科學研究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郭寶林教授認為,寧強是國內淫羊藿種植條件最好、野生面積最大的縣。2020年,寧強縣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合作,成立寧強淫羊藿研究所,建立專家工作站,引進淫羊藿新品種2個,選擇核心種植企業與知名藥企簽訂訂單種植模式,建成規模化優質藥源基地。開展寧強優質淫羊藿品種選育和種苗繁育。寧強縣繁育和栽植的品種有效成分含量遠遠超過藥典標準5-8倍,品質和產量在全國獨樹一幟。依托寧強縣自然資源稟賦與規范化、生態化種植技術的推廣,2023年,全縣累計淫羊藿種植面積達2000公頃,其中良種種苗繁育基地20公頃,良種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666.67公頃。全縣有淫羊藿種植、經銷主體50余家,年產淫羊藿干品2000余噸,良種淫羊藿每公斤價格120-150元,畝均純利潤可達9000元/年,寧強縣群眾種植淫羊藿熱情高漲。2021年“寧強淫羊藿”獲得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寧強縣高度重視中藥材的發展,先后出臺《寧強縣扶持天麻淫羊藿產業發展實施辦法》、寧強縣中藥材產業“十四五”規劃等。通過全局統籌規劃,保障淫羊藿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寧強淫羊藿”地理標志認證。
寧強銀杏葉20世紀80年代寧強縣就有人工栽培寧強銀杏,2010年銀杏密植采葉園在全縣大規模推廣種植,2023年銀杏采葉園達6666.67公頃,年產銀杏葉5萬噸左右。人工采摘的銀杏苗圃葉,通過傳統烘干方式烘干,作為藥用原料,提取有益人體健康含有天然活性的黃酮和內酯等多種成分。寧強銀杏葉黃酮和內酯含量遠遠超過國家藥典標準,銀杏葉產量和品質已超過江蘇邳州和山東郯城等銀杏葉傳統產業區。2016、2022年,“寧強銀杏葉”兩次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
寧強華細辛作為寧強縣特產藥材之一,寧強華細辛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2023年,華細辛種植400公頃,多采用林下生態種植模式。2001年,寧強縣成功攻克華細辛的人工栽培技術難題,獲得漢中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年,“寧強華細辛”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2022年,“寧強華細辛”漢中市地方標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