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壩河鎮位于寧強縣城東南面,東與禪家巖張家壩村和南鄭縣元壩子鎮接壤,南與四川旺蒼縣為鄰。總面積181.21平方公里。鎮政府距縣城58公里,境內生態良好,植被茂盛,旅游、生物、水能資源豐富。四級柏油公路通往縣城,三級公路通往四川萬家鄉。轄 11 個行政村,87 個村 民小組。
1950年設毛壩河等鄉。1959年改為毛壩河等管理區,屬茅坪溝公社。1961年設立毛壩河公社(曾更名東風公社)、三道河公社、大竹壩公社(曾更名紅星公社),1984年改毛壩河、三道河、大竹壩鄉,屬巴山區。三道河鄉境清及民國均屬四川省旺蒼,1953年劃歸陜西省黎坪中心區,1958年劃入寧強縣。
1992年末,毛壩河鄉地標北緯32°38′-43′/東經106°17′-24′,面積44.97平方千米,人口6036人,鄉政府駐毛壩河街,轄八廟河(原勇敢大隊)、毛壩河(原團結大隊)、自家壩(原春光大隊)、小河(原戰斗大隊)、西方溝(原友豐大隊)、文家坪(原自力大隊)6村;大竹壩鄉地標北緯32°42′-47′/東經106°17′-23′,面積40.46平方千米,人口3677人,鄉政府駐馬家院,轄大竹壩、湯家壩(原立新大隊)、岳家坡(原前進大隊)、吳家院(原先鋒大隊)、立石子、馬家院(原江西大隊)、崔家溝(原金光)7村;三道河鄉地標北緯32°37′-43′/東經106°32′-35′,面積81.78平方千米,人口2920人,鄉政府駐三道河街,轄草川子(原群力、米糧川大隊)、三道河(原三合大隊)、水井埡(原紅光大隊)、張家山(原永新大隊)、滾子坪(原永紅大隊)、黃家坪(原向陽大隊)6村。
1996年,毛壩河、三道河、大竹壩3鄉合并設立毛壩河鎮,面積157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八廟河、毛壩河、白家壩、小河、西方溝、文家坪、大竹壩、湯家壩、岳家坡、吳家院、立石子、馬家院、崔家溝、草川子、三合、水井埡、張家山、滾子坪、黃家坪1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