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法院多措并舉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發展之基、活力之源。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寧強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堅持能動司法,積極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統籌立審執各領域、各環節精準發力,以司法“硬舉措”優化營商“軟環境”,為構建高質量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司法保障。
一、依托數字法院建設,提升訴訟服務便捷度。大力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利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律師服務平臺等實現網上辦案全流程全覆蓋、集訴前網上調解、網上立案、網上閱卷、跨域立案、在線保全、電子送達、信息查詢功能于一體,為當事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訴訟服務。依托于各村(社區)的調委會、黨員活動室等場所,在縣域200個村、13個社區建設“微法庭”。涉企案件實現辦案“網絡化”,解紛“就地化”,送達“快速化”,在提高審判效率的同時,大幅度縮短了當事人的訴訟時間和費用成本。
二、探索“法院+金融”融合模式,創新工作機制。建立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綠色通道,實行快立、快執模式,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打造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糾紛化解格局。聯合寧強縣信用合作聯社設立10個“金融調解室”,集中調處涉企業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將訴前調解、庭前調解、判前釋法、判后答疑等司法舉措全鏈條融入涉企糾紛,高效化解糾紛;利用線上移動微法院、人民調解平臺等互聯網方式,實現立案“不打烊”,審理“云端見”,執行“不掉線”,推動涉企案件快流快轉,暢通信訪處理渠道,加強審判管理提質增效。
三、打好法治“組合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升司法質效。“以保促調”,用好用足保全措施,加強金融信貸風險源頭防控;著力加強立審執部門銜接,嚴厲打擊逃避金融債權行為;組建“涉金融案件清欠行動”工作組,前往轄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座談會、以案釋法、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群眾普及講解在金融機構處貸款后不履行還款義務的后果及風險,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履行還款義務;針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10件案件,啟動執前督促機制,促使案涉欠款人按照法律文書當場履行還款義務,訴訟標的總額達百萬元的8件案件欠款人均與金融部門達成一致還款義務,寧強法院依法予以確認。
四、加大涉企案件執行力度,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建立拖欠企業賬款案件“綠色通道”,對涉企案件堅持“快立、快查、快執、快結”,采取線上線下財產查控措施,及時梳理排查惡意拖欠企業賬款糾紛案件,最大限度盡快實現勝訴企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組織開展“護企暖心”“陜亮執行”等集中執行專項行動。同時嚴格規范“查、扣、凍”執行措施,嚴禁超標的查封、亂查封,能“活封”的不“死封”,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合法正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依法保護企業財產權益,積極采取司法拍賣、網絡拍賣,利用網絡公開失信企業、失信個人信息,堅決依法懲戒惡意拖欠企業債務行為。近期,寧強法院交叉執行破解企業“執行難”的問題,依法對陜西某酒店賬戶500685.20元予以凍結,成功兌現勝訴企業陜西致誠公司的合法權益。
五、搭建“法官+園區”平臺,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司法職能,為轄區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寧強法院深入企業實地走訪,建立“法官+園區”工作聯絡通道并現場進行法律知識宣講。在了解到企業當前運營狀況及相關法律需求后,結合審判實踐工作經驗,對如何解決糾紛及今后如何做好法律風險防范進行了普法答疑。同時向企業代表發放《企業法律風險防范100條》和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學習手冊,為企業的穩健發展保駕護航。寧強法院將持續通過組織員額法官結對幫扶園區企業,完善法律咨詢輔導機制,建立企業風險防控聯絡群,常態化開展“法官問診+法律咨詢+風險研判”等服務,舉辦法治講座,巡回審判等活動,為企業“把脈問診”,防范化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潛在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