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A類
寧發改函〔2025〕6號 簽發人:胥順軍
寧強縣發展和改革局
關于對縣人大十八屆四次會議第52號提案的
復 函
張琦、葉續梅、駱玉文、熊偉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鎮建設,推進集鎮城鎮化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縣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提升縣域副中心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一、突出規劃引領,打造縣域副中心。在編制《寧強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綱要》基本思路中將大安鎮和陽平關鎮定位為縣域副中心,強化對周邊鄉鎮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在規劃、項目建設、產業布局等方面給與項目資金支持。2022年蘇陜協作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于江林安置點社區工廠建設項目,2024年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2420萬元支持縣域副中心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2024年安排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2400萬元支持大安鎮綠色食藥冷鏈加工倉儲中心建設項目,有效增強了大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我局將落實規劃引領,統籌各方資源,持續加強縣域副中心支持力度,確保規劃落地見效,推動大安新型城鎮化建設。
二、強化用地保障,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依托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立部門協同機制,優化指標動態分配機制,支持大安鎮在教育、醫療、水利等重大民生項目傾斜用地指標,持續優化工業用地與市政用地供給結構,確保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項目有效落地實施。2020年,大安鎮工業用地面積為7.16公頃,占建設用地的8.2%;市政用地9.7公頃,占建設用地的9.77%,至2035年,工業用地規模保持穩定,占建設用地比例調整為7.36%;而市政用地規模顯著增長,規劃面積達20.35公頃,占建設用地比例提升至18.99%,較2020年凈增10.65公頃,占比提高9.22個百分點,有力強化了大安鎮公共服務設施的土地支撐能力。目前,正在積極協調全市土地占補平衡指標,爭取15畝集體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大安鎮綠色食藥冷鏈加工倉儲中心建設項目早日開工建設。下一步,自然資源部門將積極探索“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多元化工業用地供應模式,同時,推進市政用地混合開發利用,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率,支持大安鎮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夯實基礎支撐,提升集鎮生活品質。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寧強縣大安鎮烈金壩村以工代賑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500萬;實施革命老區專項補助資金項目:陳錦章故居二期建設項目,總投資398.07萬;實施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寧強縣縣域副中心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項目,總投資8119萬。已申報2025年省級城鎮基礎專項資金項目(申請資金500萬元)和大安鎮城鎮雨污管網分流提升項目(申請資金400萬元),用于大安鎮城鎮基礎設施提升建設。協調寧強旭日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陽平關至大安鎮天然氣氣化項目(預計投資500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大青路(大安至陽平關)段沿線居民、非居民用戶以及代家壩鎮街、大安鎮街居民、非居民用戶氣化,合計可氣化用戶數約1.5萬余戶(已完成招投標),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集鎮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群眾生活品質。在城區管理方面,出臺了《大安鎮集鎮長效管理工作的實施辦法》、《大安鎮人民政府集鎮水果攤販一條街經營管理辦法》、《大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戶評選與管理辦法》等,配備環衛工人9人和環衛車輛三臺,推動美麗大安建設。
四、發揮資源優勢,加快農業升級行動。深入實施農業升級行動,推進大安保供蔬菜基地建設,累計投入財政資金720萬元,建成大安智慧設施蔬菜種植基地40畝,目前已實現全年無休連續供應蔬菜,年產蔬菜15-20萬斤,產值60-100萬元;建成食用菌基地500畝,年產香菇等食用菌200萬斤以上,產值800-1000萬元。通過設施蔬菜基地和設施食用菌基地建設,較好的保證了大安集鎮及周邊鎮的蔬菜供應。下一步,將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品牌建設等措施,引導農民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同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產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還將加強與縣城各大商超對接,拓寬蔬菜銷售渠道,確保蔬菜產得出、銷得好,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聯系人:張磊 電話:13571677047
寧強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