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壩鎮“五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胡家壩鎮將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來抓,突出抓好五個方面,著力推進環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一是開拓思路抓規劃。我鎮根據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將2024年定為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年,印發了工作方案,通過走出去,學回來方式,先后組織鎮村干部赴留壩縣、城固縣、南鄭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觀摩學習,召開專題推進會5次,現場會1次,通過聽取匯報、現場查看,積極探索我鎮環境整治新模式。
二是強化機制抓治理。以“清、拆、建、管”為抓手,各村建立“月初定任務,月底看效果”的機制,每月月初制定環境整治月整治計劃,明確整治任務和整治目標,建立整治工作臺賬,向鎮政府遞交軍令狀,依托每周二人居環境整治日,對標軍令狀,有目標按計劃開展環境整治,月底,召開村民代表會,總結本月環境衛生整治情況,并對完成情況進行民主測評,做到環境衛生差的發現一處,整治一個處,銷號一處。截至目前,對轄區內25處亂搭亂建的設施、9處墻壁、電桿上亂貼亂掛的廣告、21間坍塌破房、殘墻斷壁、破危圈舍,65戶鰥寡孤獨老人及有殘疾、智力障礙、環境衛生差的戶進行了重點整治,并落實網格干部上門“一對一”幫教,定期開展環境衛生“回頭看”,防止衛生反彈。
三是以點帶面抓試點。在老代壩、周家河、楊寺廟三個村進行試點推行人居環境積分管理制度。將人居環境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結合實際制定戶積分制管理兌換辦法,以組或片為單位,由聯系村領導牽頭,每月組織各片片長對各戶環境衛生開展評比打分,每季度進行評比排名,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物品、“紅黑榜”公示、頒發流動紅旗、與年度集體經濟分紅掛鉤等措施逐漸改變群眾思想觀念,從“要我做要我改”向“我要做我要改”轉變,積極動員黨員群眾、人大代表率先垂范,以點代面,逐步形成人人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四是壓實責任抓效能。為了提高垃圾轉運效率,對全村108個垃圾轉運箱進行合理布局并設置垃圾轉運點,統籌各村公益性崗位實行“點長”制,制作“點長”公示牌,明確“點長”及轉運司機工作職責,公布聯系電話、監督電話,實行雙向考核機制,倒逼垃圾及時轉運清運,共轉運清運生活垃圾2500余噸,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五是完善服務抓建設。抓好2024年人居環境項目建設,投入勾臂式垃圾箱70個,完成羅家河村、楊寺廟村480座無害化衛生廁所廁所改造,新建橋頭廣場高標準公共廁所1座,進一步增強了公共服務功能,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