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第三產業運行情況及全年形勢分析
前三季度,寧強縣第三產業穩定增長,對全縣經濟支撐作用明顯,現將運行情況分析如下。
一、前三季度第三產業運行情況
前三季度,全縣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3%,高于全市0.3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比重42.5%,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8個百分點。
圖1: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內各行業占比情況
(一)消費市場持續活躍
前三季度,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完成消費品零售額11.8億元,同比增長19.1%。
1、從消費所在地看,城鎮鄉村同步增長。前三季度,實現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0.6億元,同比增長9.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6億元,同比增長8.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9.5%。圖2:
2、分行業看,住宿業增速回落。總體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銷售額(營業額)增速呈穩中加快態勢,前三季度四個行業總銷售額(營業額)增長10%。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8.0%、12.1%,均比上半年加快了0.9個百分點。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5.6%,較上半年回落了3.7個百分點;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1.7%,較上半年持平。
(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平穩增長
1-9月,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9%,拉動三產增長0.26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鐵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2.5%,與全市持平,較上半年回落1.4個百分點;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同比下降0.23%,低于全市0.03個百分點;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6%,較上半年回落0.13個百分點,低于全市5.3個百分點。
(三)金融業小幅下降
前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下拉三產增速0.1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下降4.5%,取全市平均數據,降幅比上半年擴大2.8個百分點;保費收入增長5.7%,比上半年回落0.8個百分點,低于全市4.7個百分點。
(四)房地產市場穩步恢復
前三季度,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2.2%,拉動三產增長0.28個百分點。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9.4%,較上半年收窄16.7個百分點。
(五)營利性服務業較快增長
1-9月,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8%,拉動三產增長0.38個百分點。全縣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4%,較1-8月回落0.22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7.8%,較1-8月提高3.7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20.6%,較1-8月提高2.1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3.4%,較1-8月回落4.02個百分點。
(六)非營利性服務業
前三季度,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3%,拉動三產增長1.5個百分點。相關行業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工資總額下降5.9%;教育工資總額增長10.8%;衛生和社會工作工資總額增長12.6%;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工資總額增長5.5%。
二、存在問題
(一)貿易方面
1、限上企業規模較小,重點企業少且發展動力不足。全縣96家限上企業中,有83家企業有零售額,但零售額5000萬以上的只有3家,僅占全部限上企業個數的3.1%,但這3家企業的零售額占總體限上企業零售額的比重達到22.3%,重點企業發展情況對全部社零增速的影響過大,近年來,重點企業營收的高速增長已達較大限額,發展后勁略顯不足,若企業經營情況下滑,將會嚴重下拉全縣限上消費市場的情況。
2、農村消費市場開發不夠,仍有廣闊空間可挖掘。從消費所在地看,我縣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9.5%,占有不小的比例。但由于農村消費商品、服務、場景供給不足,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偏弱,商家對農村市場缺乏足夠的重視。另外適合農村居民消費的商品少,假冒偽劣商品多,售后服務差,運輸、維修等服務環節尚不健全,降低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意愿,影響和制約著農民消費需求的增長和全縣總體消費水平的提高。
(二)規上服務業方面
1、行業結構層次較低。我縣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務、修理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少數幾個行業,產業層次較低、結構單一,抵御政策變動、經濟下行壓力等風險能力弱。
2、新型服務業發展不足。從行業結構看,傳統服務業比重高,三新產業比重低,整體競爭力不強。技術含量較低的傳統型消費型服務業占主導地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企業個數少,發展相對滯后。
(三)房地產方面
商品住房需求不足。房地產開發投資全部為住宅類投資,截至9月份,全縣商品房待售面積5.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9%。目前全縣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去化周期較長的高風險階段,待售面積過大成為制約新項目謀劃的重要因素。
(四)交通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方面
公路運輸總周轉量、郵政業務總量、保費收入等核心指標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工作建議
(一)貿易方面
1、穩存量擴增量,不斷提升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一是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排查梳理出生產經營狀態好、成長性優的企業,作為重點關注培育對象,確保成熟一戶申報一戶。二是加大推進“個轉企”工作力度。加大市監、稅務、經貿等相關部門協調力度,引導鼓勵達到限上標準的個體戶轉為法人企業,及時納入限上統計,同時防止出現“企轉個”逆流現象。三是加強對重點限上商貿企業扶持力度,引導企業規模擴張,鼓勵他們做強做大,為我縣消費品市場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積極引進信譽好、實力強的知名企業和品牌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升消費品位,不斷提升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激活釋放農村消費活力。一是豐富農村消費供給,完善縣域消費網絡。建設以縣城為中心、以城帶鄉的消費網絡,加大對縣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商業街區改造等的投資,強化縣城商業綜合服務能力和對農村的輻射帶動能力。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布局農村消費市場。加大對農村綠色智能產品和家裝消費等新型和大宗消費的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對入鄉的商貿、文化、旅游等行業經營主體的支持,開發適農金融產品,促進農村居民消費提質升級。
3、多措并舉提速擴容,全方位促進消費市場持續活躍。一是持續助力企業開展好“以舊換新”活動,加強宣傳引導,做好商家培訓指導,保障活動有序開展。二是持續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帶動寧強特色產品熱銷,活躍城鄉消費市場;三是上下聯動,鼓勵企業在百貨、超市、電器、汽車、餐飲等商貿行業,采取抱團促銷、讓利促銷、有獎促銷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各類促銷活動,激發消費熱情,促進消費。四是充分發揮文游優勢,不斷挖掘消費領域新潛力。做活“文化+”“旅游+”文章,不斷挖掘文旅市場消費潛力。持續開展各類特色文旅活動,引進旅游、非遺、美食博主對我縣特色產品擴大宣傳,吸引游客駐足,促進住宿餐飲行業快速發展。
(二)服務業方面
1、精準服務,全力培育企業成長。加強對種子企業的調研走訪,了解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摸清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行業覆蓋、重點培育,確保達到規模的企業及時升規納統。
2、加強監測,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加強對規上服務業企業的監測指導,把培植大企業和重點產業發展相結合,在關注企業經濟指標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強化扶持引導,加強創新引領,提高企業競爭和盈利能力。
3、精準施策,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發展高效、低碳環保的新型服務業。推動旅游、現代物流、交通運輸、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強服務業企業的經營活力,促進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房地產方面
1、加強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臨近春節,緊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置業節點,做好購房利好政策宣傳和落實,引導企業主動調整營銷策略,化解庫存、盤活資金。
2、落實《漢中市關于消化存量房產和優化增量住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其指導意見。積極釋放房地產市場消費潛力,進一步提升房地產市場活躍度,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降低去化周期。
3、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幫助企業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引導開發企業向中高端改善型、養老養生型、旅游度假型等特色房地產轉型,推出更高品質產品,有效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