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2018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緊扣新時代追趕超越目標,以脫貧奔康為統領,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奮力追趕超越,全縣經濟發展總體平穩,運行態勢良好,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縣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一、綜合
初步核算,實現生產總值89.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34.85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增加值38.08億元,增長6.9%。人均生產總值28837元,增長7.0%;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51.57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為57.9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2%。
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18.1%、39.1%和42.8%。與2017年相比,第一產業占比下降5.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提高3.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提高1.8個百分點。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28.78億元,增長3.8%。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06529畝,增長0.02%;糧食總產76834噸,增長3.9%,其中:夏糧26170噸,增長3.6%;秋糧50664噸,增長4.0%。油料播種面積101930畝,增長0.2%,油料總產13930噸,增長-0.9%。肉類總產量20984噸,增長1.5%;水產品產量956噸,增長4.4%。
全年生豬出欄24.8萬頭,增長1.3%,年末存欄17.8萬頭,增長-1.2%,豬肉產量18527噸,增長1.4%;中藥材種植面積71486畝,產量0.85萬噸,增長6.4%;茶園實有面積15.2萬畝,茶葉總產量7880噸,增長5.2%;煙葉種植面積7295畝,產量1768噸,增長51.1%;蔬菜種植面積45084畝,產量50377噸,增長4.3%,其中:食用菌產量7552噸,增長10.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增加值24.54億元,同比增長19.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4.92億元,同比增長22.4%;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3.32億元,同比增長20.1%。
資質內建筑業企業8戶,實現總產值10.86億元,增長29%,擁有從業人員3800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3.41萬平方米,增長7.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0.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2%,跨區投資和50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增長1.6%。
房地產開發投資1.45億元,增長-33.1%。商品房銷售建筑面積23033平方米,增長4.4%。
五、貿易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46億元,增長12%,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含大個體戶)消費品零售額7.99億元,增長22.5%;限額以下企業(含個體戶)消費品零售額19.47億元,增長8.2%。分區域看,城鎮和鄉村市場分別實現零售額18.25億元和9.21億元,分別增長10.7%和14.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22.76億元,增長1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7億元,增長17.4%。
六、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其中鐵路客貨運周轉量增長5.1%;公路客貨運周轉量增長8.2%;郵政業務總量增長30.5%;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30%。
七、財政和金融
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035萬元,同口徑增長9.1%。其中,稅收收入完成8371萬元,增長13.1%,稅收占比69.6%;非稅收入完成3,664萬元,非稅占比30.4%。財政總支出26.39億元,同比增長16.1%。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20.66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0.16億元,增長13.5%。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9.07億元,增長6.4%,其中住戶貸款余額17.94億元,增長12.5%。
八、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縣有中等職業學校1所,招生307人,在校生554人,畢(結)業675人,專任教師78人;高中3所,招生2211人,在校生6803人,畢業2401人,專任教師510人;初中19所,招生2618人,在校生7970人,畢業2723人,專任教師857人;小學51所,招生2542人,在校生14653人,畢業2645人,專任教師1262人;幼兒園66所,共有269個班,在園幼兒7329人,專任教師37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43人,專任教師25人。
年末共有影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8個,年末縣公共圖書館共擁有藏書3.95萬冊。
年末共有醫院、衛生院26所,擁有床位數1640張,衛生技術人員165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61人,注冊護士657人,藥師(士)120人。
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28328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總人口324888人,其中:男性170327人,城鎮人口63375人。常住人口308809人,出生率9.11‰,死亡率6.9‰,自然增長率為2.21‰。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4元,增長9.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01元,增長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8元,增長8.6%。
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01395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5587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881人。
十、環保
城區空氣優良天數343天,優良率達94%,優良天數同比增加18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68,空氣綜合指數變好6.6%。
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國控地表水斷面1個、省控地表水斷面1個、市控地表水斷面3個、縣界考核斷面3個,各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中功能區劃類別標準,其中烈金壩為一類水體,其余均為二類水體,水質穩定達標。縣城區小河、二郎壩2個地表水水源地所測項目達標率100%,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
注釋: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個別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
[3]本公報中戶籍總人口指標,來自縣公安局人口年報。
[4]農業相關歷史數據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進行了修訂。
[5]本公報中環境保護數據來自縣環保局環境質量通報。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