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人民政府
關于二郎壩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范圍
與保護范圍的公告
按照《水利部關于開展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的通知》(水建管〔2014〕285號)和《陜西省“十四五”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總體方案》(陜水發〔2019〕14號)精神,根據《二郎壩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劃定報告審查意見》(漢水函〔2024〕279號),現就二郎壩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公告如下:
一、劃界工作涉及范圍
本次實施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劃界的具體范圍為含天生橋水庫、天生橋水電站、二郎壩水電站、臥龍臺水電站及其樞紐工程、渠道。
二、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的劃定標準
天生橋水庫位于陜西省寧強縣二郎壩鎮水田坪村,是通過封堵鹽井河天生橋處的暗河,以山體擋水形成的水庫,正常蓄水位1180m,死水位1140m,正常蓄水位回水長度14.9km,水面面積2.4km2。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7760萬m3。
天生橋水庫樞紐位于陜西省寧強縣二郎壩鎮境內的嘉陵江二級支流西流河上,是引西流河入漢江支流玉帶河的跨流域調水梯級水電項目,距寧強縣城約38km。工程以發電為主,天生橋(12MW)、二郎壩(8.55MW)、臥龍臺(32.5MW)三個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53.05MW。壩址以上流域面積397km2,水庫總庫容0.78億m3,為年調節水庫;設計洪水位1180.70m(p=2%),拱堵頭校核洪水位1185.20m(p=0.2%),土石壩校核洪水位1187.00m(p=0.1%)。
1.管理范圍
1)天生橋水庫
天生橋水庫管理范圍包括工程區管理范圍和庫區管理范圍。
(1)工程區管理范圍包括樞紐大壩、水電站等建(構)筑物及其周圍一定區域,其中,大壩:上游從壩腳線向上游100m(不含工程占地、庫區征地重復部分);下游從壩腳線向下游150m(應將溢洪道出口包括進去);左右岸從壩端外延100m;渠道:挖方渠道管理范圍包括渠道、渠岸,渠岸從渠口線外延一定區域;填方渠道管理范圍為兩側渠堤外坡腳線以內的區域;
(2)庫區管理范圍為水庫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庫區或水庫征地線以內的庫區。
2)天生橋水電站、二郎壩水電站及臥龍臺水電站
水電站及其配套設施建筑物周邊30m內地帶。
3)渠道
設計流量(m3/s)
管理范圍(渠岸寬度(m))
>50
4.5~5.0
25~50
4.0~4.5
15~25
3.5~4.0
10~15
3.0~3.5
5~10
2.5~3.0
1~5
1.5~2.5
注:根據渠道和現場實際,可劃定單側或雙側管理范圍
雷家灣到二郎壩電站尾水渠道流量為5m3/s,管理范圍為3米;
天生橋電站-二郎壩電站-臥龍臺電站渠道流量為20m3/s,管理范圍為4米。
2.保護范圍
保護范圍包括工程保護范圍和庫區保護范圍。
(1)工程區保護范圍
大壩:工程保護范圍從工程管理范圍邊界線外延。天生橋水庫屬于中型水庫,其保護范圍為上、下游200m,兩側100m;
(2)天生橋水電站、二郎壩水電站及臥龍臺水電站
水電站保護范圍為其管理范圍線外100米
(3)渠道:保護范圍根據渠道設計流量具體確定。
設計流量(m3/s)
保護范圍(m)
>50
10~15
25~50
6~10
15~25
5~8
10~15
4~6
5~10
3~5
1~5
2.5~4
雷家灣到二郎壩電站尾水渠道流量為5m3/s,保護范圍為5米;
天生橋電站-二郎壩電站-臥龍臺電站渠道流量為20m3/s,保護范圍為8米。
(4)庫區保護范圍
為壩址以上、庫區兩岸(包括干、支流)管理范圍線以外至第一道分水嶺脊之間的區域。
水庫作為飲用水水源地,其保護范圍尚應符合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及相關規范的規定。
三、有關要求
水利工程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內的整治、利用、保護及其他相關活動,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濕地保護條例》《陜西省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陜西省水工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
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寧強縣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