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考核指標 |
考核內容 |
分值 |
“三個年”活動工作任務 |
高質量項目推進年 |
完成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年度工作任務。 |
9 |
營商環境突破年 |
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成效及營商便利度綜合考核。 |
9 |
|
干部作風提升年 |
根據《關于印發《寧強縣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行動方案》的通知》(寧字〔2023〕8號),開展2023年度“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重點對開展筑牢“三大根基”、開展“五大行動”、強化“五大支撐”、深化“六破行動”情況進行考核。 |
9 |
|
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
固定資產投資 |
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000萬元。 |
3 |
招商引資 |
完成到位資金10698萬元,其中省際到位資金9093萬元。簽約5000萬以上項目5個,其中:產業類項目2個。策劃包裝5000萬以上項目6個,其中:產業類項目4個,1億元以上項目2個。班子成員要保證不少于一半力量參與到項目招商工作中,并組建專業化招商隊伍。緊盯關鍵少數、重點領域、重要環節和服務窗口,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 |
5 |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任務完成情況。 |
10 |
“3+X”農業產業 |
食用菌:發展袋料食用菌150萬袋。生豬:年出欄9000頭、期末存欄5400頭。中蜂:發展中蜂1300箱。畜禽防疫:畜禽防疫達標,畜產品安全。煙葉:煙葉種植800畝,產量2080擔。中藥材:新增規范化面積2400畝,其中天麻2200畝,淫羊藿200畝,新建中藥材產業示范園2個.糧食種植面積2.2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0.42萬畝。 |
6 |
|
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 |
202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質量及資金管理。 |
2 |
|
聚焦工業轉型升級 |
“五上”企業培育 |
完成“五上”企業培育任務(詳見關于下達“五上企業”培育計劃的通知)。 |
2 |
親商助企與助商穩企工作 |
按照《中共寧強縣委辦公室寧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開展專班專組專員親商助企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 |
2 |
|
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
完善城鄉商業流通體系,建成或改造鎮級商貿中心、放心超市和農貿市場,補齊商業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產品上行能力。 |
2 |
|
工業經濟運行 |
圍繞年初下達的指標計劃中提出的預期目標,強化措施,分解任務,積極助企紓困,確保規上工業產值保持合理位次。 |
2 |
|
發展壯大第三產業 |
全域旅游 |
1.開展“大地歡歌”鄉村文化活動年活動,完成文化惠民演出6場、村級舞臺建設4個,2023年鄉村文化振興工作,2個農家書屋納入縣級公共圖書館分館,建設高品質鄉村分館和服務點1個;做好鎮文化站、村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工作,按時報送各種報表并完成公共文化設施網上填報,加強傳習所建設和管理,組織好非遺活動。2.加強文物監管,嚴防盜竊、盜掘等事故,嚴格履行重大項目建設前的文物考古勘探程序,確保文物安全。 |
5 |
電子商務 |
加強鎮村站點管理與運營服務覆蓋率100%、智慧鄉村站點APP簽到率100%;挖掘培育本地帶貨網紅1人;組織電商人才培訓不少于10人;積極組織企業開展農產品推介展銷活動不少于2場。 |
2 |
|
統籌城鎮建設管理 |
村莊規劃編制 |
完成2023年村莊規劃編制任務。 |
1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農村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轄區內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改造農村戶用衛生廁100座;積極推進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2個,典型示范戶60戶;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每個村張貼(懸掛)宣傳標語不少于2條,每季度報送典型宣傳材料不少于1篇;按時報送工作進度、工作信息和項目建設資料。 |
1 |
類別 |
考核指標 |
考核內容 |
分值 |
統籌城鎮建設管理 |
生活垃圾分類 |
按照(《關于印發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任務清單的通知》)寧垃分辦發〔2023〕1號)要求,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
1 |
追趕超越指標 |
1.由深圳市浩峰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7000萬在毛壩河村建設電子產品購銷社區工廠;2.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11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度收益穩定在10萬元以上;3.加強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著力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領導班子。創新干部管理機制,加強鎮村干部的教育管理,持續抓好干部隊伍建設。 |
3 |
|
當好秦巴生態衛士 |
河湖長制 |
1.嚴格河長湖長履職,常態化開展巡河,及時發現并解決河湖保護重大問題;2.嚴格執行河湖長制各項制度,加強河道保潔員監管,促進河道長效保潔;3.做好河湖劃界權籍調查、栽樁立界等后續工作;4.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5.加強河湖生態治理,開展幸福河湖建設;6.開展青年志愿者愛河護河志愿活動、建立河湖長制社會監督員體系,全面提升河長制工作社會參與度;7.加強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切實助推長江流域禁捕工作取得實效;8.嚴厲打擊涉水違法行為。 |
1 |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節約用水工作 |
嚴格控制轄區內取用水單位取用水工作,及時上報水資源管理報表;認真落實《寧強縣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加大節水宣傳和節水技術推廣,杜絕破壞和浪費水資源行為,每季度至少報送一篇反映節約用水專項會議、重大活動、有關節約用水典型經驗做法等與節水的信息(市級媒體報刊以上)。同時,鎮(辦)公共機構帶頭開展節水機關創建工作,每年申報1—2個節水機關。 |
2 |
|
生態環境保護 |
完成2023年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任務:1.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2.全面配合完成第二輪中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群眾信訪案件辦理,以及市、縣生態環境保護督辦交辦問題整改工作;3.積極開展生活污水治理等符合條件的生態環保類項目申報入庫,全面完成鄉村生態振興各項工作任務,切實改善轄區農村生態環境;4.完成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工作任務;5.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6.依法履行環境監管職責;7.全面完成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工作任務;8.建立環境風險源管理管控機制;9.扎實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行動;10.強化生態保護修復;11.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12.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4 |
|
礦產資源管理監管 |
1.加大動態巡查力度,及時制止礦業違法違規行為,轄區內無重大礦產資源違法違規案件發生。2.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監督,嚴厲打擊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無證勘查、以采代探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無證或持過期失效許可證進行勘查、開采的,不得提供民爆物品及生產用電。3.加強對村、組的管理,禁止其擅自與單位和個人簽訂礦產資源開發相關合同。 |
1 |
|
耕地保護 |
1.明確耕地保護責任,落實相關措施,加快構建“田長制”責任體系,做好轄區內耕地“進出平衡”工作;2.年度違法占用耕地面積比例未超過15%,確保年度內耕地保護目標不達到問責標準;3.根據《關于下達2023年占補平衡新增耕地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完成占補平衡新增耕地年度工作任務。 |
2 |
|
保護發展森林資源 |
強化轄區內森林采伐及征占用林地管理,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轄區內森林覆蓋率、蓄積量、林地保有量穩步增長;加強轄區內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強天然林及公益林資源保護,完成退耕還林的管護任務,無復墾現象發生;全面落實生態效益基金兌付、生態護林員、退耕還林三項惠農政策;積極開展林業法律法規、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及林業相關政策宣傳,強化林權糾紛調處,對群體性上訪問題處置得當。 |
2 |
|
秦巴生態保護 |
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完成《寧強縣2023年秦巴生態保護工作要點》及秦巴生態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的年度工作任務,確保不出現破壞秦巴生態環境惡性事件。 |
3 |
|
深化改革創新驅動 |
深化改革 |
積極探索開展微改革,全年至少推出1項有成效的改革事項。 |
1 |
類別 |
考核指標 |
考核內容 |
分值 |
深化改革創新驅動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1.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按時完成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任務,鞏固村集體經濟年收益10萬元以上成果;及時開展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總結宣傳1個村集體經濟發展典型示范村。2. 管好用好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扎實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工作,按時上報相關資料;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完善代理記賬規范;按時完成集體資產年度清查任務和農經年報工作。3.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規范土地流轉及備案;做好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強化鎮村巡查工作;開展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按時報送相關資料。4.全面清理“空殼社”、規范“異常社”,開展示范社和示范家庭農場監測,新發展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新培育2個縣級以上示范社或示范家庭農場。 |
1 |
有效改善民計民生 |
城鄉供水 |
1.持續開展問題排查整改;2.實施年度鞏固提升工程;3.健全運行管護機制;4.推動農村供水工程計收水費;5.強化農村飲水水源地保護;6.開展凈水消毒設備專項整治;7.加強農村飲水問題回訪監督;8.妥善應對季節性缺水問題。 |
1 |
退役軍人事務工作 |
1.鎮村服務體系建設;2.優待證申辦;3.優待撫恤按時發放;3.烈士紀念設施及散葬烈士墓管理維護及修繕;4.雙擁工作;5.涉軍信訪穩穩工作。 |
1 |
|
人武工作 |
完成兵員征集任務并達到上級下達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理工類大學畢業生征集指導比例;嚴格落實《民兵組織整頓工作實施辦法》,完成明確的民兵各項工作任務。 |
1 |
|
統計工作 |
按時按要求上報農村統計報表、完成基本單位名錄庫維護;按時完成規模以下工業、限額以下貿易、規模以下服務業、資質外建筑業等“五下”企業抽樣調查工作;按要求做好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按時按要求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相關工作。 |
0.5 |
|
衛生健康工作 |
做好公共衛生、老齡、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健康幫扶等工作。 |
3 |
|
社會救助 |
1.完成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年審復核工作。2.做好城鄉低保、特困對象、城鄉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臨時救助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社會救助動態監控系統。3.抓好社會救助政策的落實,對符合民政救助政策的困難群眾及時給予相應救助,做好社會救助政策及“智慧三碼”的宣傳,發揮社會救助網上辦理作用。4.做好精神病人監護補貼、特困供養對象照料護理補貼、城鄉孤兒、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民政救助對象的申報核查工作,及時按月足額發放救助金。5.規范使用下撥的臨時救助儲備金,確保各類困難群眾和社會弱勢群體都能得到及時有效救助。6.加強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的運營管理,通過社會化運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運營達100%,農村幸福院運營達90%以上,建立運營管理臺賬。7.配合做好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創建相關工作。 |
2 |
|
教育事業 |
1.認真落實“七長”責任中“鎮長”“村長(主任)”“家長”責任,建立健全鎮街控輟保學長效管理機制,組織機構健全,工作措施得力,層層簽訂年度目標責任書,全鎮街3至18周歲適齡人口底數清,對疑似輟學生能夠及時下發催學通知書并開展動員返校工作其成效明顯,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失學、輟學生,從而達到小學、初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100%,殘疾兒童少年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不低于95%的目標。 2.加大對轄區內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對校園周邊特殊人群管控到位,校園安全管理到位,確保全年不發生校園安全責任事故、影響大的學生群體性事件和校園內傷害學生的惡性刑事案件。 |
3 |
|
就業工作 |
完成城鎮新增就業40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人;完成脫貧勞動力就業2126人;高校畢業生在漢就業35人;實施技能培訓100人(含脫貧人口75人),其中修腳師30人。 |
2 |
|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 |
持續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員應保盡保;加強政策宣傳,鼓勵群眾選擇高檔次繳費;做好三類人員代繳工作,提高保障力度;強化社保卡推廣應用,有序推進待遇上卡;規范經辦業務,按要求報送資料;做好檔案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 |
1 |
|
醫療保障 |
1.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全覆蓋,實現應保盡保;2.醫保經辦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制度完善,作用有效發揮,群眾滿意度高。 |
1 |
|
綜合創建 |
配合完成好2023年度各類創建工作任務。 |
1 |
類別 |
考核指標 |
考核內容 |
分值 |
有效改善民計民生 |
財政工作 |
1.加強財政預決算管理,按時完成年初預算、調整預算、年終決算以及財務報告和內控報告等編制工作;2.加強債務管理,按時完成隱性債務化解和政府債券還本付息任務;3.完成2023年度預算、2022年度決算公開工作;4.全面完成績效管理工作任務;5.加強涉農整合資金和銜接資金管理,全面完成涉農整合資金績效管理工作,資金支出進度3月底、6月底、9月底、11月底分別達到25%、50%、75%、80%,其中銜接資金支出進度分別達到30%、55%、85%、95%;6.規范財務管理,按時上報監控報表,全年無違規違紀發生。 |
1 |
全力防風險保穩定 |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寧強 |
1.防范化解重大社會穩定風險隱患,確保轄區內社會政治大局穩定;2.推進黨建引領“一網四化三統一”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創優社會治理;3.每季度開展綜治、反邪教、反電信詐騙等平安建設、普法宣傳活動;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爭創平安建設先進集體(單位),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寧強;4.學習、宣傳、落實《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開展涉黑涉惡涉亂線索滾動排查,扎實開展村(社區)亂象排查整治,扎實整改“三書一函”,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 |
4 |
糧食安全 |
完成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重點任務。 |
1 |
|
市長信箱和12345熱線承辦 |
市長信箱和12345熱線按期辦結率100%,滿意率98%以上。 |
0.5 |
|
信訪工作 |
按照信訪工作要求,做好網上信訪、接勸返、常態化治理重復信訪、探索建立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四無”鎮街創建等工作。 |
2 |
|
應急管理 |
按應急管理工作要求,做好安全生產(含扎實開展全縣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森林防火、應急管理、防汛抗旱等工作。 |
4 |
|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
構建鎮、村、站道路交通安全共治體系,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加強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管理農村地區“兩站兩員”實體化開展工作,轄區內一次性發生死亡2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 |
2 |
|
地質災害防治 |
1.成立地質災害防治機構,編制轄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層層簽訂責任書,制定“防、搶、撤”預案,及時發放張貼“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及時更新隱患點標識牌內容;2.嚴格執行地質災害“汛前排查、汛中核查、汛后復查”制度,建立地質災害防患臺賬;3.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4.切實加大隱患點監測員監管力度,做好監測預警,做好監測設備的日常管護;5.完成在冊隱患點消點、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應急避險演練任務;6.禁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進行爆破、削坡、建房、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7.督促轄區各類建設用地(含村民零散建房)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
1 |
|
消防安全 |
完成消防專項規劃(專篇)修編;全年召開消防工作會議不少于2次;及時調整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每季度召開消防安全委員會聯席工作會議不少于1次;常態化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宣傳教育工作,按月上報工作進度;完成全年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書任務。指導村(社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有針對性消防宣傳工作,鎮街每年組織干部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不少于2次;按照轄區常住人口數量10%注冊全民消防學習平臺,全年人均學習積分達到1500分。全年不發生亡人火災責任事故;發生較大以上亡人火災責任事故的單位消防安全工作不得分。 |
1 |
|
綜合行政執法 |
1.抓好本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按照標準規范,落實工作場地、辦公設施,一體設置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辦公、辦案場所功能室以及制度,規范使用標志標識,做到辦公設施配置、工作場所布局、內部管理、標志使用、業務流程五統一;2.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省人民政府決定的《寧強縣鎮(街道)行政執法事項清單》以及受委托的行政執法權限,從嚴查處轄區相關違法行為,無有案不立、有違不查現象,執法辦案按期結案率100%,無錯案;3.嚴格執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基本制度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規范執法行為;4.抓好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提升綜合行政執法專業化、規范化水平;5.認真履行“執法普法”職責,抓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提升人民群眾守法意識。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