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寧強縣南街小學報告廳內愛意融融,2024學年萬向集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四個一萬工程”項目資助金發(fā)放儀式在此隆重舉行。現場為106名大中小學生集中發(fā)放助學金21.3萬元,剩余4名孤老人員的資助金0.48萬元將由縣慈善協(xié)會入戶發(fā)放。
儀式上,寧強縣慈善協(xié)會通報了“四個一萬工程”項目在當地的實施情況。據了解,該項目自2009年在我縣實施以來,已連續(xù)16年資助貧困大、中、小學生累計1730人次,孤老305人次,資助總額達305.57萬元,為無數困難家庭送去了溫暖和希望。
“這份助學金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鼓舞,它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關愛,也讓我們追尋夢想的腳步更加堅定、更有力量。待我們學有所成,具備能力之時,必將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去幫助那些像我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將這份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讓溫暖流淌到更多的角落,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寧強縣天津中學高三學生蔣雯靜說。延安大學新生王怡瀟也感激地說道:“今天非常榮幸收到浙江萬象集團吳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會的資助,衷心感謝基金會的深情與厚愛,也感謝各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步入大學生活,我將積極參與社團及實踐活動,絕不辜負這份信任,努力成長、踏實進取,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關愛。祝愿魯冠球三農扶持基金會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寬,幫助更多青少年實現夢想,讓善意的種子在神州大地上綻放出更多希望之花。”
據悉,萬向集團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實施的“四個一萬工程”項目,旨在全國范圍內資助一萬名孤兒成長、一萬名特困生讀書、一萬名殘疾兒童生活、一萬名孤老養(yǎng)老,踐行“孤有所托、老有所養(yǎng)、殘有所靠、難有所幫”的企業(yè)社會責任。2008年汶川地震后,為支持寧強災后重建,幫助特困群眾、學生、孤兒、孤老,我縣被確定為該項目的資助縣。
十六年來,這項愛心工程在寧強結出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受助學生中已有52人順利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985/211雙一流建設高校,5名學生大學畢業(yè)后考取研究生繼續(xù)深造。已有142名學生通過資助順利完成學業(yè)走上工作崗位,其中78人考入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開始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這份持續(xù)了十六年的愛心資助,不僅緩解了貧困學子的經濟壓力,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善的種子,讓愛心接力棒在羌州大地不斷傳遞,綻放出更多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