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1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主題推進活動在山東省煙臺市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兒童青少年眼健康不同階段分類防控指引》。一起了解——
此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可查看全文),對各地和幼兒園及中小學在今年9月開展以“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預防和減少近視發生”為主題的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作出部署,要求建立科學認知,進一步前移近視防控關口,切實保護好兒童正常的遠視儲備量,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更快下降。
根據部署將重點開展五方面工作。
一是開展針對性宣教。
指導幼兒園和小學結合秋季開學(園)工作安排,開展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動,大力科普和宣傳兒童遠視儲備量的定義、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對于預防近視發生的重要作用。
二是加強視力監測。
指導小學落實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在宣傳教育月期間開展1次小學生秋季視力監測工作,重點關注小學生暑假返校后視力變化情況。幼兒園落實幼兒健康體檢要求,每半年檢測1次幼兒視力。
三是強化預警干預。
指導幼兒園和小學對遠視儲備量消耗過早過快或有近視高危因素的兒童,實施精準預警、重點干預,及時建議家長帶兒童到專業醫療機構接受檢查。
四是落實家庭責任。
注重發揮家庭在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中的重要作用,指導幼兒園和小學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途徑,向家長普及遠視儲備量知識,提高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意識,引導家長科學管控兒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視屏類產品,創造良好家庭視覺環境,多途徑增加親子互動和戶外活動。
五是綜合施策防控。
指導中小學校深入落實“雙減”政策、“五項”管理(中小學生手機、作業、睡眠、讀物、體質管理)和近視防控“六個一”(每班張貼一張標準對數視力表、中小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開展一次班級內視力自測、每季度開展一次近視防控科普宣教活動、每學期初開展一次專題部署、每年跟蹤對比分析一次全校學生視力狀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