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省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的試點先鋒,寧強縣市場監管局以創新思維破解傳統監管“多頭檢查、重復擾企”的難題,在食品生產、學校食堂、藥械零售、電梯使用主體四大重點民生領域全面鋪開“一業一查”綜合監管新模式。通過打破部門壁壘、整合監管資源、創新執法機制,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的監管升級,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為民生安全筑牢屏障。
一、以“統”破“散”,構建協同監管新格局
“過去企業一年要應對多個部門的檢查,現在‘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不僅減少了干擾,問題整改也更高效。”這是寧強縣某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對“一業一查”工作的直觀感受。作為全省試點,寧強縣市場監管局深刻把握跨部門監管的核心要義,從機制層面破解“監管碎片化、執法重復化”難題。
◆ 牽頭抓總,凝聚監管合力
確立“市場監管局牽頭、多部門協同”的工作架構,針對不同領域特點精準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在食品生產領域聯合農業農村局、公安局;在藥械經營領域聯動衛健局、醫保局;在電梯安全領域會同應急管理局、住建局、衛健局;在學校食堂監管中整合教育部門力量。通過“一部門統籌、多部門響應”,避免了“各管一段、互不銜接”的監管空白。
◆ “雙隨機”為基,保障執法公正
將“雙隨機、一公開”貫穿監管全過程,依托陜西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實現檢查對象和執法人員“雙向隨機”抽取。無論是食品生產企業、藥械零售店,還是電梯使用單位、學校食堂,均從對應領域主體名錄庫中隨機產生;執法人員則從多部門執法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全程公開透明,杜絕“選擇性執法”“人情執法”,讓監管在陽光下運行。
◆清單化管理,明確監管靶向
針對四大領域分別制定《“一業一查”工作手冊》,明確檢查重點、責任部門和標準要求。食品領域聚焦生產資質、原料溯源、衛生規范等全鏈條風險;藥械領域突出證照合法性、質量管理規范、醫保資金使用等核心環節;電梯領域圍繞設備安全運行、維保記錄、應急處置等關鍵要素;學校食堂則緊扣食材采購、餐具消毒、人員健康等民生關切。清單化管理讓監管“靶向更準、用力更勻”,確保每個領域都查在關鍵處、督在點子上。
二、以“專”提質,筑牢重點領域安全防線
圍繞群眾最關心、風險最突出的民生領域,寧強縣精準施策,將“一業一查”做深做細,用專業化監管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出行中的平安”“用藥時的放心”。
食品生產:
全鏈條穿透式監管
守護“舌尖安全”
在食品生產重點風險領域,聯合檢查組以肉制品、茶葉、速凍食品等為重點,實施“從田間到車間”的穿透式監管。市場監管局牽頭核查生產資質、車間衛生和產品檢驗檢疫;農業農村局追溯種養殖源頭,嚴查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公安局同步排查偽劣食品、檢驗檢疫造假等違法線索。檢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進貨臺賬記錄不全等問題,聯合檢查組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農業農村局同步追溯原料基地農殘檢測記錄,市場監管局跟蹤復查整改情況,形成“發現問題—溯源核查—閉環整改”的全鏈條監管閉環。截至目前,食品領域共檢查企業6家,整改問題10項,有效防范了食品安全風險。
藥械經營:
全流程規范監管
護航“用藥安心”
針對藥械經營企業,跨部門檢查組聚焦“資質合法、質量可控、醫保規范”三大核心,市場監管局嚴查《藥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有效性、質量管理規范執行情況;衛健局核查中醫診療機構處方管理;醫保局重點檢查醫保定點藥店藥品購銷存數據一致性,杜絕非法渠道購進醫保回流藥品。通過對18家藥械零售企業的檢查,更加規范了醫保處方留存、藥品溯源等關鍵環節,確保群眾“買得放心、用得安心”,讓每一分醫保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學校食堂:
全要素嚴格監管
守護“校園健康”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牽動萬千家庭,寧強縣將學校食堂納入“一業一查”重點清單,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開展聯合監督檢查。從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配備和履職情況、食品原料控制、加工制作過程控制、場所環境衛生、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樣等方面逐項對標核查。針對部分學校食堂“冷凍(藏)設施設備無可正確顯示內部溫度的測溫裝置”“色標分類管理的盛放容器、加工制作工具混用”等問題,執法人員現場指導整改,并聯合教育部門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為師生筑起食品安全“防護墻”。
電梯安全:
全周期動態監管
保障“出行平安”
電梯安全直接關系群眾生命安全,寧強縣首次將電梯使用主體納入“一業一查”范圍,聯合檢查組對物業企業、醫療單位等11家電梯使用單位開展全面排查。市市場監管局檢查設備定期檢驗、維保記錄;應急管理局核查應急救援預案;住建局督促物業落實安全管理責任;衛健局重點關注醫療機構電梯的應急保障能力。在某使用單位電梯檢查中,發現警示標志張貼不齊全等問題,檢查組當場責令使用單位立即整改,住建局同步跟進物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情況,形成“設備監管+責任落實”的雙重保障,讓群眾乘梯更安心。
三、以“效”促優,實現監管與發展雙贏
寧強縣“一業一查”模式的實踐,初步實現了監管資源有效整合與效能提升。
◆企業負擔“真減輕”
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有效避免了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如藥械零售領域檢查實現了“監管部門進一次門,企業接受一次‘綜合查’”的目的。
◆監管效能“大提升”
多部門協同發力,對特定行業實施穿透式、綜合性檢查,覆蓋了單一部門監管可能存在的盲區,顯著提升了監管的精準性和全面性。
◆民生安全“更扎實”
通過壓實“三方責任”(行業主管部門主管責任、市場監管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電梯)等重點民生安全領域初步形成了更加嚴密的監管網絡,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用藥用械安全、乘梯安全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寧強縣市場監管局在“一業一查”跨部門綜合監管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是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監管方式的有益嘗試,初步形成的協同機制、檢查模式和“查教一體”工作方法,在提升監管效率、強化主體責任、構建社會共治格局方面展現出積極意義。下一步,寧強縣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部門協作,完善長效機制,推動“一業一查”走深走實,切實守牢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