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2017年政府財政決算公開
第一部分 寧強縣2017年財政決算(草案)
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一)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2017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232萬元,占調整預算12,200萬元的100.3%,剔除“營改增”和收入任務調減因素,同口徑增長13.87%。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7,401萬元,占調整預算7,369萬元的100.4%,增長5.9%;非稅收入完成4,831萬元,占調整預算4,831萬元的100%,占比39.5%。2017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7,177萬元,占調整預算232,177萬元的97.8%,增長13.5%,增支27,096萬元。
(二)公共財政預算平衡情況。2017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23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206,225萬元(返還性收入1,75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97,79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06,680萬元)、債券轉貸收入24,505萬元、上年結余-13,572萬元、調入資金7,977萬元,公共財政總收入237,367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7,177萬元、上解支出1,25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7,505萬元,公共財政預算總支出245,939萬元。收支相抵,當年結余5,000萬元,加上年財政赤字13,572萬元,累計赤字8,572萬元。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2017年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352萬元,上級下達政府性基金預算補助收入2,509萬元,新增專項債券1,00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入4,861萬元。全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3,845萬元,調入公共財政預算1,016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4,861萬元。收支相抵,當年收支平衡。
(四)預算收入超收安排和使用情況。2017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預算12,200萬元,實際完成12,232萬元,超收32萬元。超收收入全部安排用于彌補教師績效工資缺口。
二、2017年財政運行特點及成效
(一)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面對全縣重點項目稅源銳減、礦業經濟低迷以及“營改增”、減費降稅等政策性減收因素不斷增多的嚴峻形勢,財稅部門精心謀劃,周密部署,迎難而上,克難攻堅,圓滿完成了全年財政收入目標任務。同時,稅收收入首次實現5.9%的增幅,非稅占比較上年同期下降15.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大幅提升,財政收入結構更趨合理。
(二)財政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一是全年累計爭取到位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和新增債券較年初預算增加21,496萬元,有效緩解了全縣財政收支矛盾,確保了增人增資、車補、脫貧攻堅、環保等各項重點支出。二是不斷加大爭跑力度,全年累計爭取到位的專項轉移支付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爭取到位財力性轉移支付補助99,545萬元,較上年同期89,652萬元增長11%;專項轉移支付106,680萬元,較上年同期89,256萬元增長19.5%,凈增17,424萬元,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三是全年累計爭取到位置換債券資金17,505萬元,有效緩解了我縣政府債務償債壓力,確保了交通、住建、教育等部門各項民生重點工程建設正常有序開展。
(三)全力以赴深化脫貧攻堅。一是嚴格落實中省市“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并確保每年增長不低于20%”的要求足額安排縣級扶貧專項配套資金3,216萬元。二是印發了《寧強縣2017年度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實施方案》,全年累計整合10個部門各項涉農資金18,713萬元。同時,在縣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多方籌措扶貧資金10,584萬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資金保障。三是積極配合九三學社及省市扶貧相關檢查和審計,主動協調溝通,將不利因素減少到了最低。
(四)社會各項事業加快發展。農業方面,安排產業發展資金2,785萬元,推動生豬、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煙葉等主導產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業方面,安排工業經濟和招商引資獎勵以及招商引資專項經費296萬元,力促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增加助保貸擔保金200萬元,支持園區企業提產達效;發揮恒達融資擔保公司融資擔保作用,累計為37戶企業提供了8,100萬元融資擔保貸款,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長期解決當地群眾就業600余人。三產方面,投入資金2,544萬元,重點支持青木川古鎮、九臺觀風景區、玉皇冠觀光農業示范園等旅游建設及宣傳;投入資金148萬元,實施“寬帶鄉村”工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
(五)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年民生支出19.5億元,占財政支出85.9%,中省各項“提標、擴面、新增”民生政策全部落實到位。教育方面,累計支出57,987萬元,全面落實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項政策,建立了幼兒園到高中階段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大力實施農村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保障貧困生生活,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文化方面,累計支出1,165萬元,用于發展文化產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村級文化場所建設、“三館一站”免費開放以及各項文體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文化體育生活。社會保障方面,累計支出32,579萬元,確保了城鄉低保、五保戶、殘疾人、優撫對象生活補助、計生失獨家庭救助、高齡老人生活津貼等按時發放,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醫療衛生方面,累計支出40,907萬元,用于落實藥品零差率銷售、村醫養老、參保人員醫療補助、困難群眾醫療救助等,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群眾健康水平大幅提升。農村事務方面,及時發放退耕還林、糧食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惠農資金5,453萬元;設立精準扶貧貸款擔保基金2,000萬元,放大銀行精準扶貧小額擔保貸款20,000萬元;撥付移民搬遷、易地扶貧搬遷、重點鎮、美麗鄉村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9,379萬元,爭取革命老區建設和“一事一議”資金2,747萬元、實施項目90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交通運輸方面,投入道路交通建設維護資金942萬元,大力改善縣鎮村交通狀況,確保道路安全暢通。生態環保方面,投入資金4,653萬元,不斷加強污水垃圾處理、綠化、秸稈禁燒、鍋爐拆改、生態旅游、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境監測等投入,著力保護全縣優美生態,城鎮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六)依法理財水平不斷提高。全面貫徹執行《預算法》,健全預算體系,細化預算編制,推進預算公開。績效管理持續推進,財政投入30萬元以上的項目全部納入績效評價范圍。印發《寧強縣省級文化旅游名鎮青木川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試行)》,調動了鎮政府發展旅游、培植財源和增收節支的積極性,促進了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加快發展。國庫集中支付實現全覆蓋,財政資金全部上線運行,集中支付資金占財政支出100%。公務卡結算資金達1,493萬元,同比增長193.4%,有效遏制了違規大額提取現金問題。規范財政專戶管理,除財政部規定保留的財政專戶外,其他專戶一律撤銷,年內已撤銷專戶3個。非稅征管電子化改革全面推行,征收效率大幅提升。政府購買服務、電子化政府采購、資產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等改革穩步推進。深入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檢查,確保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壓減一般性支出相關要求,全年一般性支出下降5.02%,其中,“三公”經費下降5.2%。規范政府采購流程,申報采購金額6,707.29萬元,實際采購6,004.41萬元,節約資金702.88萬元,節支率10.5%。強化財政投資評審,完成政府性投資財政評審項目191個,送審資金157,551萬元,審減資金9,199.52萬元,審減率5.84%。
三、專項資金管理情況
2017年,上級下達我縣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06,680萬元,已全部按規定撥付到相關部門單位。專項資金全部實行指標管理、集中支付、專賬核算和報賬制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和跟蹤問效,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確保了資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第二部分 寧強縣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情況說明
2017年,我縣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約法三章”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及省市有關規定,不斷加強部門單位支出管理,大力壓縮“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做到了“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在控制行政運行成本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7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696萬元,較2016年減少38萬元,降幅為5.2%。其中:公務出國費0萬元,較2016年持平,主要原因是我縣無外事活動。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較2016年持平,主要原因是我縣無購車計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494萬元,較2016年減少15萬元,降幅2.9%,主要減少原因是我縣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推進厲行節約,嚴格按照中省支出相關管理規定,確保一般性支出只減不增。公務接待費203萬元,較2016年減少22萬元,降幅9.8%,主要減少原因是我縣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推進厲行節約、嚴控公務接待行為。
第三部分 寧強縣2017年財政轉移支付情況說明
2017年,市財政通過預算下達我縣各類補助資金206,225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1,75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97,790萬元、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06,680萬元),減去專項轉移支付補助106,680萬元(我縣無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當年可安排支出的補助為99,545萬元。我們嚴格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原則,全部安排用于人員工資、離退休費、優撫、低保補助和取暖降溫等人員經費以及機關運轉經費、民生配套和上解上級支出。
第四部分 寧強縣2017年舉借政府債務情況說明
2017年11月,市財政局以漢財辦預〔2017〕68號文件下達我縣2017年度債務限額115,886萬元(其中:一般債務106,171萬元,專項債務9,715萬元)。近年來,我縣逐步完善債務管理制度,建立了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債務風險化解規劃,同時嚴格預算管理,強化債務規模和風險管控,截至2017年底,我縣政府債務余額95,530萬元,其中:一般債務89,224萬元,專項債務6,306萬元,均未突破市財政局下達的債務限額,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2017年,上級下達我縣新增債券8000萬元,已全部安排用于脫貧攻堅相關支出;下達我縣的地方政府債券置換資金17505萬元,已全部安排用于置換2014年底審計甄別的政府債務本金。
第五部分 寧強縣2017年預算績效工作開展情況說明
2017年,我縣認真貫徹省市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有關要求,積極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努力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是加強基礎建設,保證績效評價工作順利實施。我縣按照省市要求,積極研究績效評價實施方案,依據省市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結合我縣具體情況,印發了《寧強縣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同步下發了實施意見,安排布置了全縣績效評價工作,確保了全縣績效評價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加強學習培訓,打好績效評價工作基礎。為提高相關人員業務能力,適應開展工作的現實需要,面向全縣部門單位舉辦績效自評工作專題培訓班,提高項目部門開展績效自評的工作能力,為全縣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是積極組織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將財政投入超過30萬元的民生和重點支出納入績效評價范圍,選擇社會關注度高、體現部門職能特點的重點項目,編制績效目標,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對部分省市專項資金實施績效自評和項目核查,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得到充分運用。
第六部分 公開空表情況說明
我縣無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支出,故2017年度寧強縣(區)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決算表、2017年度寧強縣(區)國有資本經營支出決算表、2017年度寧強縣(區)國有資本經營轉移支付決算表為空表。
第七部分 寧強縣2017年政府決算公開報表(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