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寧強縣大力推廣“短視頻+旅游”“短視頻+餐飲”、直播帶貨營銷模式,以打造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共贏銷售為主題的電子商務產業新業態,在發展傳統電商的同時,引導企業廣泛應用直播電商,全縣電子商務產業呈現出多元支撐、百花齊放良好態勢,有力助推了農特產品上行銷售。
【基本情況】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寧強縣電商企業精準把握短視頻、直播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主動融入直播引流銷售新渠道,借助淘寶、抖音、今日頭條等電商平臺,大力發展直播帶貨和網紅經濟,全縣抖音短視頻、直播電商成績斐然。截至目前,寧強縣培育電商直播專業人才100人,電商企業直播帶貨營銷模式覆蓋率90%以上。
【主要做法】
一是高點定位,精準把脈發展態勢。近年來,寧強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拉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高點規劃產業鏈條,精心布局產業門類,以“互聯網+”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電子商務對縣域經濟的貢獻度??h委、縣政府領導定期聽取電子商務工作匯報,主動到生產企業、電商企業調研,引導生產商與銷售商高效對接,著力構建“農戶+基地+生產企業(合作社)+電商企業”電子商務產業鏈條,鼓勵生產企業“觸網”、電商企業“接地”,大力推進綠色循環、清潔生產,以寧強的“綠水青山”換取市場的“金山銀山”。
二是示范引領,精心打造樣板標桿。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互聯網+”大市場和“后電商”時代的激烈競爭,縣委、縣政府通過開展“寧商回歸”招商引資活動,引進以直播電商為主要業態的浙江團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寧強,無償劃撥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二層寫字樓(約2400平方米)建設寧強縣網紅培育基地。并邀請業內知名專家開展網絡直播知識推廣和人才培訓,努力營造良好的直播帶貨氛圍??h電商主管部門引導電商企業創新營銷模式,主動學習運用短視頻、直播電商的新模式,一批以“秦巴阿超”“猴頭菇西施”為代表的網紅在社交媒體上應運而生。寧強縣九臺連云電子商貿有限公司邀請網紅“安東尼大叔”現場帶貨,寧強土蜂蜜、菌湯包等網貨在抖音等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次均銷售額達200萬元以上。漢中市艾美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設直播間5個,年均直播帶貨量3000萬元以上。
三是項目帶動,厚植業態發展優勢。寧強縣堅持把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作為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路徑,依托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大力推廣寧強優質農特產品,指導服務企業精準把握電商企業、創業人才發展需求,精心孵化小微企業的9家、培育開設網店、微店238個。充分挖掘巴山鎮自然資源稟賦和電商產業基礎,借助網紅小鎮建設項目,建成集直播運營、展示展銷、網貨供應、培育孵化、基地建設于一體的巴山電商運營中心,積極開發網貨產品,推進以農特產品銷售為主體的電子商務產業鏈條延鏈補鏈,輻射帶動周邊鎮村一體發展。統籌全縣電子商務產業基礎,精心布局“以縣城為核心,以大安鎮、巴山鎮為兩翼,其他鎮辦為支撐”的“一核兩翼、多點聯動”的寧強電商發展新格局。
四是優化服務,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堅持把實用技術培訓作為推動電商發展的重要基礎,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精心設置課程,定期開展以直播技能為主要模式的電商人才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觸網創業、借網“出海”。根據全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需求和導向,不定期組織召開產業發展現場會,通過現場觀摩、示范講解、宣傳推廣等方式,著力增強以短視頻、直播帶貨促進電商企業通過流量增長、銷量提升“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信心和決心。借助公眾號、自媒體、主流媒介大力宣傳寧強電商創業、直播帶貨典型案例,不斷濃厚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氛圍。
【實施效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電商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寧強縣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業態突飛猛進發展,一批以團團網絡科技、艾美亭、九臺連云、老農人為代表的網絡直播企業異軍突起,直播帶貨推動農特產品銷售量達到電商銷售總額的50%以上。
【經驗啟示】
一、電子商務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信息科技革命的推進,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于調整縣域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作用越來越明顯。只有推動縣域特色產品與“互聯網+”精準融合,才能在追趕超越的大勢中占領先機、贏得主動。
二、培育電商市場主體必須堅持標桿引領。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準入門檻低、效益產生緩慢。發展縣域電商必須強化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要把培育孵化龍頭企業、頭部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建設的重要基石,加強政策支持、做實環境保障、優化配套服務,以龍頭示范帶動引領產業整體提升。
三、推動農商互聯必須注重發展特色產業。面對農特產品同質化、散亂化困局,西部山區縣要精準發展方位、產品定位,充分挖掘縣域優質農特產品特色,打造爆款產品、提升優質精品。要以城市人群消費理念為導向,放大生態效益,做實產業基礎,精心開發網貨,才能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競爭力。
四、促進電商發展必須在措施上另辟蹊徑。當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逐步完善,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適應新常態、融入新格局。要細化分解目標市場,精準把脈現代人消費理念、生活觀念,廣泛運用新渠道、注重推廣新業態,推動傳統銷售與創新營銷共生,線上引流與線下體驗耦合,把電子商務形態引入傳統門店、注入各行各業,才能充分體現電子商務賦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