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霧初散,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智能溫室頂棚,寧強縣大安鎮羌源山耕霧耕基地內,一場由科技驅動的農業革命已悄然上演。這里的番茄告別泥土,懸于空中,在精準調控的氤氳水霧中茁壯成長、喜獲豐收——氣霧栽培技術正顛覆傳統,譜寫“云種植”的豐饒新篇。
走進這座未來感十足的白色巨構,科技感撲面而來。一排排銀灰色立體栽培架精密排列,如同鋼鐵矩陣,最大化利用垂直空間。翠綠藤蔓沿支架向上攀爬,生機盎然。最令人驚嘆的是那密密麻麻、飽滿鮮亮的番茄果實——它們如同科技孕育的紅寶石,沉甸甸地懸垂在葉蔓間,在陽光下閃耀著誘人光澤,果皮上凝結著氣霧滋養的晶瑩露珠。
豐收的喜悅在大棚里釀成忙碌的交響。工人們高效穿梭于由栽培架構成的“科技峽谷”。陳大姐雙手靈巧,熟練地將熟透的番茄輕旋摘下,穩穩放入臂彎的塑料筐中。新鮮番茄經快速分揀、精準稱重、覆上保鮮膜,隨即裝入印有“大安云霧番茄”標志的定制包裝箱,即將發往高端商超。“我在這里務工一天收入七八十塊錢,一個月兩千出頭,既照顧了家庭又有了收入,挺開心的。”大安鎮桑樹灣村村民席女士高興地說。
科技是這片豐饒的根基,羌源山耕霧耕農場坐落于寧強縣大安鎮漢江源頭,作為漢中市首批“五個農業”示范基地,自2021年2月投入運行以來,已成為現代農業科技的展示窗口。兩期園區總面積近50畝,采用拱形薄膜智能溫室,核心便是“氣霧栽培”技術。該技術通過將營養液霧化,直接噴射到懸空的植物根系,實現精準水肥供給、無土化高效生產。園區主要進行春夏秋三季生產,已成功帶動周邊50余戶農戶增收。
基地負責人姜山介紹說:“我們目前種植了好幾個品種,包括一個大番茄品種和四個小番茄品種。年產量可達40萬斤,年營收約100萬。我們正積極開拓成都以及川渝市場,未來計劃在供應鏈和生產面積上持續發力,也期望有更多更好的優質客戶前來采購”。
當鮮紅的番茄在精準氣霧中締造高產優質的傳奇,大安鎮的故事清晰地揭示,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未來。這片無土之地蓬勃生長的,不僅是掛滿枝頭的“科技金果”,更是農業突破傳統模式、邁向高質高效新天地的堅定步伐。豐收的喜悅在“云端”(智能化管理系統)綻放,現代農業科技的強大生命力,正在這里深深扎根、蓬勃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