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陜西省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洛南縣倉頡小鎮盛大開幕,寧強羌編作為陜南非遺代表受邀出席本次活動。活動現場,不少游客對羌編技藝贊不絕口,紛紛拍照留念。這門千年技藝不僅收獲省農業農村廳領導高度評價,更成為現場直播鏡頭下的焦點非遺項目。



此次展出的羌編作品涵蓋80余種品類,這些作品以秦巴山區天然竹材為原料,通過經緯編、十字編等非遺技法精心編織,既保留了羌族“萬物有靈”的文化圖騰,又融入現代生活美學,實現了傳統器具向文創精品的華麗轉身。
作為羌族遷徙重要留居地的文化結晶,寧強羌編歷經千年傳承,于2016年列入縣級非遺名錄,2023年躋身陜西省第三批非遺工坊。此次豐收節上,這門古老技藝不僅展現了陜南農耕文化的多樣性,更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詮釋了非遺助農成效,真正讓指尖技藝轉化為豐收成果。
從田間竹材到展臺精品,寧強羌編在這個豐收的季節,為陜西省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注入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既展現了“經緯編織間藏文化密碼”的獨特魅力,更讓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的鄉村沃土上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