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實驗小學深化廉潔教育,通過“1234”工作法將清廉建設與治校辦學深度融合,滲透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各環節、全過程,“清廉滿分”學校建設取得扎實成效。
一塊陣地,學廉思廉。以學校黨支部為主陣地,把“清廉學校”建設與基層黨組織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德育工作相結合,突出“廉潔教育,立德樹人”主題,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納入教師培訓體系,開好黨風廉政專題會議,上好廉政教育黨課,建立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等廉政方面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辦法,筑牢清正一身、廉潔從教的思想根基。
兩條主線,崇廉尚廉。以“打造清廉顯性文化和豐厚清廉內涵文化”為主線,涵養正氣,樹立良好風尚。靈活利用校園空間、草木、景觀,高品質打造了清廉文化主題墻、清廉格言長廊、清廉微景觀、清廉文化櫥窗、清廉主題聯、清廉成語樹、清廉圖文說等多個廉政文化區角。打造學校玉品文化,建立“一體四冀”玉品課程體系,開發“一班一品”班本課程集群,充分挖掘各科教學中的廉潔元素,推進“清廉宣傳欄、清廉廣播站、清廉主題板報、清廉國旗下演講”等多形式宣教活動,厚植清廉文化,讓清廉理念入耳、入腦、入心、入行。
三種途徑,踐廉守廉。以“加強風險防范、落實過程監督、突出正向激勵”三種途徑,引領師生保持廉潔操守。加強辦學治校過程中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管理,認真梳理教師崗位廉政風險點,簽訂“個人廉潔”承諾書,常態開展排查防控,建立廉政風險清單,及時預警。梳理編制小微權力清單,推進黨務、校務信息公開,充分發揮督導督學、師生反饋、社會監督的作用,常態化開展師德師風專項檢查。堅持每年評選“最具影響力教師”“玉品少年”等優秀師生,利用電子班牌即時發布校園好人好事,在師生群體中弘揚正能量,樹立榜樣,激勵先進。
四個抓手,敬廉傳廉。以“做好警示教育、開好清廉活動、用好新型媒體、辦好家長學校”四個抓手,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新生態。通過召開警示教育專題會、觀看警示教育片、進行廉政談話等活動,強化黨員干部清廉意識。與常態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組織開展師生清廉主題書畫展、誦清廉童謠、做清廉課桌操、讀清廉教育書籍、講清廉人物故事等系列實踐活動。利用學校朗讀亭、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電子班牌等媒體,定期推出清廉主題的“小小朗讀者”音視頻。通過家長學校、家委會、家長講師團課程、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傳遞清廉思想,暢通民主監督渠道,營造家、校、社一體的清廉教育共同體。